3月17日消息沃森生物公告,公司与复旦大学、上海蓝鹊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mRNA疫苗(S蛋白嵌合体)(项目代码:RQ)Ⅲb期临床试验已获得安全性、免疫原性与保护效力的结果,且本疫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可以了,至少沃森生物在mRNA新平台探索是成功的!而且上市我肯定打,公司披露数据,公司也看不下去股价这么低,这个市场对于一个研发型疫苗企业,对国人大健康真心付出的企业太不友好了,国内的机构那些高材生都是FW!
面对跌跌不休的股价,沃友们都很痛苦,不管言行有多么坚定多么风平浪静,我也一样。多年的陪伴朝夕相处,和沃森早已是老朋友了,投资始于新冠疫情,始于mrna,看中沃森基本面的持续改善,看中mrna疫苗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成长空间,看中管理层几乎偏执的科研精神和对市场的精准判断。忽略了沃森超高的市盈率,千亿市值的全流通,以及可能的审批风险。
大疫三年,常规疫苗接种受到影响,新冠疫苗上市进展严重低于预期,巨大的投入甚至严重影响了业绩释放。目前的股价也似乎证明了这一点。但我们反向思考一下,即便最悲观的预期,沃森的基本面还会差到哪里去呢?
疫情结束,聚焦经济发展,工作生活重回正常轨道,常规疫苗需求回归,压抑的刚需得到释放,HPV二价纳入国家规划,有政策支持,有财政保障,国产替代势在必行,沃泽惠放量指日可待。13价大单品优势明显,增速持续,23价销售改善,以上大家没有异议吧。今年一季度的业绩甚至全年业绩增速超过去年没有异议吧。
相较于亿的市值,37元的股价,主营和业绩年年保持50%左右的增速,疫苗行业高壁垒高利润的技术密集型属性,现在的沃森还有多少泡沫?估值还高吗?我想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沃森这两年把投入和研发的重点转向了mrna疫苗,三年来持续投入却颗粒无收,这也是我们绝大部分投资者当初义无反顾买入沃森的原因和动力之源。至少这是我投资沃森最关键的原因。现在我依然保持乐观,依然对沃森的布局和技术转型充满信心。
对于这一点,我尊重所有不同意见,但我对自己的判断坚定不移,今后的疫苗企业就分两种,掌握mrna技术的疫苗企业和传统疫苗企业,mrna技术代表未来和方向,老李老黄两位疫苗老将那份坚毅和果敢给了我信心和希望,我相信他们对行业的判断,就如同我相信他们的人品一样坚定不移。
沃森这三年在mrna疫苗上的投入和精力是在做无用功吗?努力会白费吗?我不这样认为,沃森通过合作研发掌握了mrna技术,搭建了mrna技术研发平台,打通并掌握了mrna技术产学研产业链,完全自主可控,通过合作短期研发了沃艾沃蓝,冲刺新冠疫苗市场,通过合作中期布局了其他几款mrna疫苗,掌握mrna研发技术后的长期布局不做预期,没那个水平。
海外拓展方面,印尼和摩洛哥都在做产业配套,这里也不做预期了,但早晚会落地并持续为沃森贡献业绩,这个方向是沃森疫苗出海的大战略,不仅仅包括新冠疫苗,还包括13价2价等其他常规疫苗。
mrna疫苗不重要,那么国药在忙什么?石药康希诺在忙什么?答案显而易见。可以降低预期但不是没有预期,疫情结束了但病毒还在,病毒变异还在持续,新冠还没走甲流又来了,我们的孩子老人还在持续受到伤害,我们对高效疫苗的渴望和需求从来都没有丝毫改变,忍辱负重,负重前行可能就是像老李老黄这样的科技工作者在科研之路上必须承受之重吧,科技攻坚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但历史会铭记他们,这就是人生奋斗的意义,包括你我这样微小的沃森投资者,我们也是历史的一部分,是疫苗领域科技转型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这是你我的骄傲。
十年之后回头再看,如果按照目前你我的炒股水平,十年不能确保更加成功和富有,那么不如陪伴沃森共同成长吧,至少沃森的未来是可以预见的。
人的财富是由出身、运气和认知决定的,出身和运气我们无法改变,但认知可以提高,我为自己的认知买单。当下,唯有保持乐观,必须保持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