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股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质量门之后,业绩负增长的同仁堂如何挽回百 [复制链接]

1#

中访网财经(朱婷婷)同仁堂,这个国民耳熟能详的老字号品牌,一直都是所在行业的金字招牌,它承载了无数国人深厚的情感,在消费者心中是“国宝级”的存在。然而,这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老字号品牌,近些年却因为种种原因,纷纷败下阵来,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中。

年4月2日晚间,同仁堂发布了年年度报告,称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7亿元,同比下降6.56%;实现扣非前后净利润分别为9.85亿元和9.2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3.12%和7.74%。

这是同仁堂十年来首次出现盈利下滑,年至年,公司营收基本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年为.09亿元,同比增长6.23%。而净利润方面,上一次下跌还是在14年前的年,同仁堂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减少48.07%。

近年来,同仁堂的业绩已放缓,年-年,公司的扣非后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85%、9.75%和0.22%,直至年出现负增长。

年前三季度的存货周转天数.24天,较年同期的.66天,有所延长,周转速度较慢。

对于业绩增长疲软的医药企业,若是加大研发投入,推出爆炸性新药,业绩可以重新获得强劲增长。但同仁堂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0.63亿元,研发费用率不足1%,低的可怜。尽管中医药行业普遍研发投入低,但要想获得持续强劲的生命力,同仁堂不能只专注于品牌推广,在研发投入上也绝不能吝啬。

回顾同仁堂的创业史,可以追溯到年前。

在明永乐年间就已移居北京,以串铃走方行医为业的乐氏家族,其族人乐显扬在做医院的吏目后,积累了一些产业,开始坐堂行医,并于年正式创立同仁堂药室。

年,乐显扬去世之后,其三子乐凤鸣继承父亲的遗志,在北京前门外大栅栏路南开设了同仁堂药铺,并在祖辈积累的基础上完成了《乐氏历代祖传丸散膏丹下药配方》一书,对整理搜集的药方和药材进行了详细的汇总,为之后同仁堂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从年开始,同仁堂为清朝皇宫供奉用药,历经八代皇帝共年之久,这也是国内任何一家药铺都无法比拟的,由此可见同仁堂历史地位之高。

年,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同仁堂”成为国内第一个驰名商标,同时还是中国第一个申请马德里国际注册的商标,以及大陆第一个在中国台湾申请注册的商标。

随后在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组建成立。年,其独家发起设立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同年6月成功上市。年,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又分拆出1亿元科技含量较高的绩优资产,组建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首家用同一国有资产进行两次融资的企业,并在香港上市,被业内称为“同仁堂模式”。

此后,同仁堂便一直保持着年均20%左右的增长速度,与云南白药、片仔癀、以及东阿阿胶并称为“中药四虎”,并在国内与海外建立了庞大的销售终端网。截至年年报报告期末,同仁堂共有零售门店家,其中报告期内新设门店46家,关闭门店2家。

截止4月3日收盘,同仁堂及旗下公司股价大部分出现下跌走势,截至收盘,同仁堂报收24.78元/股,跌幅0.48%;同仁堂国药报收10.74港元/股,跌幅0.56%;同仁堂科技报收6.07港元/股,涨幅1%。

但这也无法掩盖同仁堂发展势头放缓的现象。

可是,多年来,同仁堂因为造假、质量问题、产品不合格等,屡次被媒体曝光、监管部门处罚。

让人不禁怀疑,已经蒙尘的百年老字号,能否涤清阴霾,摆脱信任危机,重树那块已经蒙尘的中医药行业金字招牌。

年,同仁堂销售的血燕验出亚硝酸盐超标三百多倍;年同仁堂破壁蜂花粉片被验出含非法添加药物成分;在年,同仁堂产品阿胶被检测出猪和牛的基因。

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22份不合格中药饮片名单,同仁堂旗下涉及的四家企业,被查出包括地龙、杜仲、炙甘草等多款中药材不合格。报道形容,北京同仁堂这间老字号在快速扩张和发展的同时,已成为了质量黑榜的常客。

北京同仁堂过去曾先后荣获多个奖项,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